網頁

公司借錢方法 - 錢的用途

錢本身是沒有記號的。你有錢,當然可以憑自已的意思,隨便使用,根本沒有這個問題存在。但如果想有好的計劃來積蓄財富,你很自然會計劃一下怎樣做。例如每月收入中有多少用來供樓,多少用買股票。這不就是錢的用途嗎?再者,這例子也完全反映出錢的用途的重要性。

當公司向銀行借錢時,對方必然會問錢的用途是甚麼,當中意義是甚麼?銀行關心的,除了利息之外,還有風險。風險就是公司的還款能力。所以,從另一個角度看,銀行就是一個龐大的專業團隊,幫助公司管理層,以第三者的眼光,審視一下公司的計劃。說到底,公司内部的管理層看自己辛苦經營的計劃,有着對親生兒子的感情,有時根本看不出自已的“孩子”是個壞孩子。

借短期用於長期
以最簡單的長期借貸和短期借貸為例。我曾經見過有公司用信用狀借來的錢開設廠房。概念就是生意是一直有的,將信用狀的錢一張代替一張,那麼借來的錢就是長期地有一筆錢。將這筆錢投資在新廠房上,那就可以一間變兩間,而且也有兩間廠房同時賺錢。好嗎?問題就出在短期資金跑到長期投資上,短期内是回不來的。對短期營運資金就做成沉重的壓力。结果非常慘烈。幹嗎不早早就向銀行申請一個長期資金。有人說銀行只看過去業績,不看新計劃啊。那是不是代表你實力未夠?如果是,那就是銀行不想說得不留餘地,根本不看好您,小心反省一下再决定下一步。

集團之間的對帳
集團内部資金是分投資項目的。對不同投資項目,通常會用不同公司來處理,有不同的投資額。一般中小企也會有如此安排,用來管理風險等。而在每間公司實際營運時,不同月份有些公司會欠缺流動資金,於是由集團其他公司代付費用。這樣的做法,看似最合理不過,有甚麼問題?我剛剛提過,銀行是由第三者的角度來看集團的。如果這樣的運作經過一段時間,集團間的帳目就會混亂不清,沒有業務關係的幾間公司也有巨額往來。也會出現巨額的股東或董事借貸。問題就來了,銀行看到的是資金不是用在他們借款的目標上,又或者是資金管理不善,你想他怎樣看。再者,如果他們借方不計為資產,貸方計為負債,你怎樣看。到這裡,有人會問”有沒有弄錯,集團公司之間不可以代付,借貸?“。不是,只要合法就可以做。答案是要做計劃,包括借貸比率的管理,要做善後工作,即是根據你的計劃“還錢”。之後剩下的往來欠款,就是你借貸比率控制的结果。

總结一下,要好好計劃一下,當某項目融資有困難,不要想弄虚作假,改進一下你的項目計劃,令它更结實,也增加項目的可行性。

http://www.helpingsystem.com/Article_Show.php?Key=27

公司借錢方法 - 借貸比率

重申一次,我不想用書本或學術性的角度看問題。也不想從實務上看問題。只想從心所想,用另外一些角度看,希望可以引發各同好的思想空間。但面對這樣學術性的借貸比率題目,思想空間頓時感覺细少了不小。

公司在創立之初,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及限制,作出不同資金及融資安排,造就了不同的决定性借貸比率。時間的過去,公司有賺錢,有虧損。公司賺錢,代表資產比率上升,代表有業績,代表更有議價本錢,將短期借貸變成長期借貸,進一步改變借貸比率。 公司虧損,負債未能償還,欠債自然上升。這上升已不是平常的Credit Control將付款推到最遲才付這樣簡單。在這種情況下,公司首要慮的是做好業績。從中也可改善借貸比率。例如開源節流。(這個題目很好玩,有機會再談一下。)

豉油雞
公司虧損,是否不能借貸或找到新投資者。我個人認為不一定,主要取决於前景。有前景就有希望。甚麼是前景?某程度上,商業上的前景,都會展現在一份一份計劃書上,但當中有多少是有意無意的吹捧,又有誰知道。要銀行或投資者相信,向上頭亦有交待,就要有行動表達。行動不是等銀行或投資者要求,再看要求去做。他們是冷眼旁觀,看你的言行是否一致,到開口要求的時候,已經是另一個層次。那麼真的要自動送上門嗎?你自已平衡一下,最終答案在於項目計劃本身,你有信心,自然會做。說了這麼久,那麼,甚麼是豉油,甚麼是雞?雞可以是銀行给您的一大筆借貸,豉油可以是您注資的股本,也可以是您增加的未支付股本。這是一個承諾,担上責任。銀行要求的抵押和 Personal Guarantee 已經不在話下了。
總结來說,借貸比率是可以透過高層次的合法融資等財技改變,要好好計劃啊!

http://www.helpingsystem.com/Article_Show.php?Key=28

開源節流

這是一個最適合茶寮式討論的議題。一個好像非常清晰的利潤極大化議題,但又永遠沒有分對與錯。 現有收入來源對新來源 我個人認為,開源的意思不一定是全新的收入來源,可以是現有的收入來源,以新的方法,發展出突破性的進展。

概念性來說,企業發展到某階段,會進入穩定或下跌期,當中可以是因為產品週期改變,可以是團隊Creative的下降,等等。在這個階段,要對症下藥。能夠分析出真正的原因,是關鍵性第一步。如果是產品或品牌的老化,方向就是將它推入另一個產品週期,可以是新產品,產品改變或新推廣方法,等等。這個方向,絕對是居安思危的思維,要了解自己啊!

新收入來源的概念,看似清晰,但我個人認為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。我嘗試這樣解釋。一間化工廠,以往將廢料傾倒,現在出售,這是新收入來源嗎?如果加一個非常细小的工序再出售,這是新收入來源嗎?如果大一點的工序,賣價高出多一點,是新收入來源嗎?如果有多餘設備,接一些外單加工,是新收入來源嗎?如果將廢料給外來加工商加工,再直接送給客人,賣高一點價錢,是新收入來源嗎?可能你也留意到,每一個情況也關係到新成本平衡。决定你是否真的去做和做那一個方案。假如在一輪的改進後,你的收入增加了3成。恭喜你,但你仍是一間化工廠嗎?你的方向仍然是化工行業嗎? 說這麼多,我的意思是新舊的概念不是最重要的概念。最重要是有方向性的彈性思維。產生有策略性,可控制的收入來源。既然有方向性,你就輕易回答你是否一間化工廠。

成本控制
我曾經見過有工廠,為了解決每年十二月份的訂單高峰期,但又怕到時招聘不到合適的有技術工人,於是長期僱用,做成閒月的浪費。這樣的成本架構,可以轉價給客人嗎?就算可以,應該這樣做嗎?是最好嗎?我說的這公司,是明顯例子,數據在財務報表上清晰可見。我相信很多公司管理層會說這是極端例子,他們不會。我當然不知道,你自己做一個自我檢測。其實,這是一個浪費人力資源的例子,你憑甚麼說你沒有?是那個員工,做了甚麼分析?有多少可信任的資料?有多少可信任的員工的陳述?(我再說白一點,很多中小企是完全信賴某某員工的陳述,根本沒有做過分析。)說到這裡,我相信大部份人也會覺得我大偏激而感到氣憤。好像說死了所有人。不打緊,我說的只是一個概念,但請容許我再問二個問題。你的Production Capacity到頂了嗎?你有足夠資源,能力處理突發性的問題嗎?

成本分類
以EBIDTA為例,不同的成本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。例如利息就可以用財務安排解决。我見過有公司因為之前的收購合併,引致巨額的利息支出,但如果EBIDTA夠好,那给投資者的信息可能就是當有足夠投資額或者有較便宜的融資,純利就會提升。您知道嗎?每個集團的資金來源及成本是不同的。

收購合併
收購合併的結果並不是1+1=2這麼簡單。而是1+1=3或4或更大。例如横向收購將集團的Market Share加大,對市場的控制及掌握能加就更大,同時又消滅了一個競爭者,那收入當然不只是2。又例如直向收購提供了較穩定的增值鍊。一家公司有比較穩定的客人,另一家公司有比較穩定的供應商。而且能夠接觸更多的競爭對手,甚至從供應鍊上打擊對手,所以效果當然比2高很多。又例如在人力資源上,又可節省一些。不用2個行政總裁這麼多,不用2個財務部這麼多,不用2個行政部這麼多,透過2隊銷售團隊競爭業績後再去蕪存菁,總一公關部去建立统一的公眾形象,等等。

簡單地將2家公司做一個模擬的合併財務報表,就知道大概的合併結果。這樣說有點廢話的感覺,誰都知道。但合併後的生意額是大了一倍,生意額多少,絕對影響融資金額及議價能力,資金成本就有機會下降。

成本控制
由於歷史及文化差異,有些人認為中國人比較不着重成本系統的應用。假如這是真的,我看到的是一個機遇,一個對手比較弱的市場,一個容易戰勝對手的戰場。不要輕視成本控制,生產效率,士氣,人力成本,物料成本,設備成本,資金成本,等等,全部環環相扣。每個節省就是純利增加。如果未有這個成本系統的公司,未感受到它的威力,那麼試想想每個生產車間申請多聘一人,因為每個車間也想減少自己的工作壓力,保障能完成工作。同理,每部門也想多聘一人。每間子公司也想多留一點錢在自已户口,較多流動資金。那麼,所有就倍數上升啦。

總結而言,開源節流是必要的,無論你是否赚錢的公司,請盡情發揮你的創作性思維,想出一些沒有人能想到的方案。

http://www.helpingsystem.com/Article_Show.php?Key=29

稅務計劃 - 轉移定價

在稅務計劃中,轉移定價可以說是基本議題,是兵家必爭之地。 世界各地,因為歷史,文化,風土人情,經濟,政治及法例都有不同,引致稅務,稅率,關稅,及吸引投資方法等都有不同。身為國際企業(很多中小企業也是國際企業啊),在不同國家及地區都投資,有些負責採購,有些負責生產,有些負責銷售,當中有不少關連企業交易。假若整個供應鏈共赚100元,那採購地區應賺多少,生產地區應賺多少,銷售地區應賺多少,品牌持有人應賺多少,就成為有爭議性的議題。答案好像很簡單,是市埸價格來決定。但甚麼是市場價格,怎樣決定,由誰決定,是否所有持份者也認同,世界各地稅務機構怎樣看。由於各地區的持份者都有自已的利益所在,包括稅收總額,國民生產總值等經濟數據。基於自己利益立場,當然不可是完全的中立。換句話說,企業認為沒有問題,未必真是可行。這正正就是專業服務的生存空間。

中國情況
中國的情況比較複雜,國稅,地税,關稅,所得稅,省,市和税區等混合在一起,今情況更加難掌控。有人說甚至同樣在中國,由於不同稅區,也有可能產生轉移定價的問題,因為不同稅區如果認定企業有利潤轉移,就會根據自己所定徵税,上報的稅收表現就會更好。我不知是否真有其事…但我知道企業最好做一下預約定價。如果要收管理費用,最好也做一個國際性的收費準則及合理評估。 以收取管理費用五佰萬為例,如果是進口價,就要收關税,假設以10%為例,就是五十萬,另外就是影响現金流的增值稅。而且也不用考慮預提所得税。但要收管理費容易嗎?找你的專業顧問談談吧!

關稅和所得税
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,關稅相對比較上很低。反之,中國就有關稅的考慮。中國的關稅處理相當完善,每種產品因應國家的鼓勵性行業等考慮,有不同稅率,要清楚知道你進口商品的介定,如果有看似是再稅貨品的中間,又有不同稅率,更加要小心處理。另外,每種不同貨品,中國海關也有一個完整資料庫,知道合理進口價,因為企業很大可能不是唯一進口商。假如企業進口價過低於合理價,就會根據合理價評税,問題是可扣企業所得稅的金額就不同啦。 同理,較高的關稅就是成本增加,利潤減少,所得稅減少。反之,較低的關稅就是成本減少,利潤增加,所得稅增加。怎樣平衡,我只能說要信您的計算機。

避稅天堂
國際間有所謂的避稅天堂,我的意見是要小心運用,要考慮合理性及真確性等問題。否則很容易跌入 Anti-avoidence 的範圍。

總結而言,轉移定價一定要考慮及計劃。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就算您完全不想考慮轉移定價,只代表您有一個最愚蠢的政策,稅務機關仍然會關愛及光顧您的。

http://www.helpingsystem.com/Article_Show.php?Key=30

稅務安排

坊間已有很多書籍文章講及稅務安排,內容也非常詳盡。所以,我今天只想用另一些角度,初階地看一下稅務安排。說到底,能夠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物,會有另一番感受。

逃稅和避稅
一般來說,逃稅是犯法的,而避稅是合法的。為甚麼這樣,因為大家也下了這樣的定義。但凡事也有灰色地帶,為甚麼很小書籍文章提及這地帶?我個人認為,在實務上,專業的安排,就是要將黑色和白色分得清楚,不可以將客人無端地放在法網下,這就是專業。

商業合同
世界上有不同的會計準則,對不同的合约條款,有不同的看法和處理。而合同内一些很小的差異,也可以完全影响財務報表的處理。有時一張决定性的合同對公司帳目已經有很大的影响,更何況是在商業社會,商業合同更是五花八門,影响更加不在話下。說了這麼久,明白我的意思嗎?意思就是公司在做生意,簽合同時,就要先考慮稅務上的影响,那就是說要有方向感,公司負責人要帶領公司進入自已想走的方向,控制合同條款。不要簽不合乎稅務安排的生意。但假如您問,難道有生意也不做?我的答案是”您真的不明白了“。

見光測試
我當然明白,公司一般在處理財務報表時,目標當然是寫出最少資料。這當然是對的。但有很多中小企的負責人會說這個資料沒有人知道。當有某某部門查問時,我們可以這樣說。 我常常這樣解釋,不要以為“到時”公司真的可以”這樣“說。不要以身試法。說到底,要做到將所有資料展現出來也沒有問題,才是真正的稅務安排。

國際化
全世界有不同的國家及地區,在不同時間,年份引用不同的稅法。因為商業活動是動態的,所以各地稅局在不同年份有不同的着重點,亦引致國際間有不同改變。另外,誇國企業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區主管,銀行支持度,投資者特色。當然未必和稅務安排相和。令情況變得非常覆雜。

轉移定價
轉移定價肯定是稅務安排的必然考慮。以這個為例子,地區的目標未必是稅務安排下的轉移定價。以集團管理層來看,最好的定價也未必是這個。為甚麼?當集團要衡量地區表現,風險及存在價值等,都要有標準。不可單從稅務角度。說了這麼久,意思就是稅務上的轉移定價,不可以和商業運作脫節。

交多少稅
我個人認為,稅務安排是善用各種知識,安排得最合乎集團利益。並不可能想交多少就多少。

總结來說,管理層要對企業有透視能力。對市場發展有預計能力。對集團發展要有方向感。懂得利用各種專業人仕,將集團引入最平衡的利益中。

http://www.helpingsystem.com/Article_Show.php?Key=25

存貨子系統進銷憑證過帳

存貨系統講求的是進銷存,好系統再要求功能性、方便性及配合公司流程等。巳經做的交昜就按需要過帳到總帳,當文件流到會計部後審查妥當後過帳。這是最普遍而正確的做法。我在這裡只想借題說明其他。

在職場上,相信不少顧主及顧員也見過"大手指"的情況,也受了不少苦。兩個部門或兩"批"同事互相指責對方不負責任,引致事情弄壞了,公司要損失一筆。面對現實支付這筆"損失"後再重新起步,解決問題,但仍然取不到進展。痛不決心去找問題的根源及應該負責的犯錯人,卻又好像各有己見及原因,所有人也能拿出有力証據,証明自己巳經盡力做好,是對方不負責任。這樣的情況真是屢見不鮮。


到這裡,相信大家也會認同,會心一笑。心道:「不少打工仔也要為此証據做些準備,是必學的打工之道。」我本人討厭這些,也不幹這些,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職場現實。


為甚麼會這樣,這是"人事"問題。世間最複雜的問題,就是"人事"問題。


系統的設計和實現(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)是由人做的,本身就無可避免地受到這些問題影響。更甚的是有多少這些因素寫入了系統當中。回想一不,系統發展的 SDLC 中就有收集用戶要求這一步。憑證過帳是子系統資料的交接地或交接方法。


又講一下轉貨流程,有人認為只要用轉貨紙將貨品由地點A到地點B就可以,實貨由各相關同事跟進就可以。有人認為接收地點B要有權拒收權,不然自己的庫存不斷受其他地點用轉貨紙更改,那如何控制,如何盤點。根據權責要平衡的原則,地點B的數據既然不是受控於地點B的負責人,那麼地點B的庫存數就不應由他負責了。同時也因此就發展出"GIT 在運貨物倉"。另外也有人詔為在憑證儲存時更新庫存數量,也有人認為應在憑證過帳時更新庫存數量。無論如何,這些充分表現出人對系統的影響。至於你是否和上面的"人事問題"對號入座,又或者覺得理完當然,自己決定吧!


系統要有靈活性、容錯性及追蹤能力等特貨。銷售訂單訂了100件,安排送貨100件,貨倉錯誤送出1000件,對方錯誤收貨,之後決定退貨900件。這情況下,總帳是接收100件或是1000-900件的數據。考慮追蹤能力的原因,就是說要記錄1000-900件。那情況就是既然已經做了錯誤的出貨1000件,就要在總帳上記錄巳發生的事實。這樣就是說錯誤記錄既然巳經做了,就要記錄在案。那為甚麼不直接過帳?


但如果1000件末真正出貨,可從調整出貨數量,情況又如何?情況是大家要求ERP的容錯能力要能處理文書錯誤。


無論如何,到最後也要解決啊。如何?電郵我們吧。

歷史對會計系統設計的影響

不要對這話題有反感或負面評價,凡事也有它歷吏發展的進程,是自然的事。

每件事情一步一步的進展下去,每一步也會影響下一步,也同時影響其他人。到後來,就成了既定模式,大家也得重視它了。這並非不好,但我們要有正確的目光,判斷出甚麼是寶藏,甚麼是包袱,從中取得最適合的設計等。舉例說,互聯網是從http及HTML為主,大家也會使用,難道要浪費時間為自己的綱站做自己的Protocol嗎?Browser支持嗎?

那歷史對會計系統有甚麼影響?用實舉來說明吧。在未有電腦之前,會計帳目是人手記錄的。但紙質的帳簿只有一本,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人書寫。於是發展出不同的銷售日記等帳簿,由個別員工分別持有及負責入帳,最後就是將每一個分錄帳本記入總帳。這是聰明的設計,是每個會計員必讀的初階。

在引用電腦會計系統的初期,大多是用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 (SDLC model)來設計電腦系統的。這個model講求的是分析用戶的要求,將這要求電腦化,再通過實施(Implementation)將它實現出來。這model乜是一個好方法,但也順理成章地將應收應付等子系統也寫入系統中。隨著時間的改變,這樣的系統也成了常規化的設計。但這樣的系統是好是否就因人而異了。

每當有特別的費用、扣數或交易時,這應收應付子系統就要特別處理。相對地,也要有特殊設計來處理例外交昜,系統乜相對地不理性。

雖然不好,但也有些系統設計出不同而複雜的流程,有些流程我個人非常喜愛的是用不同功能去達到記錄交昜的目的,用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用。但另外有些就刻意將一個簡單工作分開數個流程,由不同的人分工負責,在這小工序有特別的交昜時,又要再有特殊功能處理。這配合現代的經濟實況是將會計記帳功能小規模化嗎?

我個人就傾向將系統集中在總帳處理,這樣可以更加貼心靈活地記帳。不要忘記,現今的實情是可以多人同時使用一本帳簿,有必要再分子帳簿嗎?不要浪費你的時間在不必要的東西上。